篆书书法的特点

如题所述

篆书书法的特点:篆书比较圆滑,简洁明了,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扩展资料

书法的空间结构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

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

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篆书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4

篆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因形立意 古拙多变

大篆中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结构法则还没有规律化,因此比较难认。但大都属于因形立意,或因意造型,看起来古拙典雅,耐人寻味。到了后来的小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仍然保持很多因形立意的图像文字。

2、曲笔弧线 体正势圆

篆字都是中锋用笔,一律曲笔弧线,结体平正,横必平,竖必直,形体大小均匀,体势以圆为主,方中有圆。

3、左不见撇 右不见捺

篆字基本上是用点、直、弧三种笔画组字,而且起止藏锋、粗细均匀,没有撇、捺出现。

扩展资料

篆书的运笔方法:

1、藏头护尾 笔立中锋

书写篆书时,把握起笔藏锋,收笔回锋,运行时始终保持中锋,笔锋一偏就会出现棱角。篆书要求笔画圆润、厚重、沉着。

2、有提无顿 有转无折

在书写篆书时,应当是提笔运行,几乎是无粗无细,没有明显顿挫。在字的转折处,都变成了弧形、半圆形等,所以是使用转笔,没有折笔,仍然保持线条粗细一致。

3、一笔完成 两笔搭接

在写篆字的点画、直画以及不规则的弧画时,可以一笔完成。而在写角弧、半圆弧、圆弧等须两笔完成,并注意搭接自然,不露痕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篆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篆书书法的特点:篆书比较圆滑,简洁明了,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

篆书的笔画构成是由水平和垂直笔画,它的最基本笔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逆入平出”,一定要保持毛笔在行走当中水平或垂直

在篆书中笔画没有粗细的分别,所以要保持笔画粗细要一些样。“逆入平出”,就是所说的”藏锋“。

1、横篆书笔画有三种藏锋方式:左下逆入、平行逆入、右上逆入。

2、直篆书笔画也有三种藏锋方式:左上逆入、直上逆入、右上逆入。

篆书的结构特点:

篆书的笔顺和楷书一样,先竖后横、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等。篆字大部分都是对称均衡的,对称的字应该先写中间,后写左右两边。

水平垂直之外,还有四方包围的笔画,比如口、日,则左竖后即转弯写最后横笔,右边直画写完以后转变接合最后的横画,要点是四个外角都要作圆弧,且曲线一致。有曲线的笔画,要左右对称,角度均一。

扩展资料

篆体的发展: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zhòu)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大篆狭义指籀(zhòu)文,遗存石刻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石鼓文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很多方面都需要统一,比如文字,钱币等等,那么文字的统一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后来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中国的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篆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7

篆书书法的特点:

1、 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现方法多样,大都属于因形立意。如马、羊、等。因结构法则还没有形成规范。甲骨文的部首形状及位置更为散乱,到了文字统一后的秦小篆,才比较趋于统一,但也保留着很多因形立意的象形字。

2、体正势圆。

小篆形体平正,横画平,竖画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书体形式,以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字的外轮廓,由于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如中字、天字,形成自然的椭圆形。

小篆的字势,凡方折处都是弧形线,少量的在刻印用的缪篆和秦诏版上也有部分方形笔势,但仔细观察,仍多是方中有圆,与隶书体势以方为主,有明显的区别。

3、左不见撇,右不见捺。

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是现有书体的祖先,其基本组字方法笔画粗细一致,结体只有点、直、弧。起止都要藏锋,向左无撇,向右无捺,一概用弧线结字。

4、字体整齐,大小统一。

篆书字体大小整齐划一,统一成竖长方形。

5、书写缓慢。

因篆书每字都有以上特点和要求,书写比较缓慢,效率不高,所以才会被以后出现的隶书所取代。

扩展资料: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1、大篆

汉字的古代体之一。它的名字见于汉代著作,与'小篆'对称。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2、籀文

(籀书)周代文字,一般认为即'大篆'。或谓与大篆不同,名之"籀篆",甚至视为'奇字'。

从广义来说,'籀文'包括大篆、小篆、、古文等;从狭义说,仅指《史籀篇》文字,即宗周之书。秦李斯据以制'小篆',遂以籀文为'大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篆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3-14
篆书的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密、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