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人在小的时候,哪怕只是模模糊糊的,就有自主的可能。习惯自主的人不会高估自己的视野,因此在面对范围边缘或外头的事物时必会求助,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视野的局限。所以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的将来更有作为。自主学习者的教育观是:陪着孩子成长,这和权威教育的背著孩子成长、放任教育的随著孩子成长本质上是不同的。 那么家长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维,自己动手操作,比如: 1.多读课外书,家长不要帮孩子去读,应让孩子自己去读,读完了并让孩子说说你的感受,可以准备好一本本子,每次多完课外书,都把感受写下来,并把感受说出来,能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2.引导孩子接受新的事物,比如参观各种展览,出去旅游等,开阔孩子的视野,并可以让孩子写观后感,增长孩子的知识。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参加一个好的培训班,让他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加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并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等等…… 但是孩子在面对自主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面对新事物的退缩,当面对有些通苦、需要意志力的训练时,靠学习者自己的力量去支撑,容易放弃。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加入外在的压力,比如与同学的合作交流,父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在自主学习的精神中,在学习者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入外在的压力,督促他克服训练的痛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二 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而小学基础教育牢固与否,和孩子将来学习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老师,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外,家里的教育就落在家长的身上了。 说实话,以我们现在的知识面来指导孩子的学习是很吃力的,那为什么我的孩子现在每一门功课的成绩尚可呢!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她自学很好有关。如何指导孩子自学,其实只要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了。 语文方面,对孩子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多查字典。家里有许多像《读者》的有益书籍,让她阅读,弄不懂的词语就查字典,慢慢理解文章的含义,使她懂得各种道理。渐渐养成了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再结合学校所教内容,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 数学方面,预习新课,把新课中的难点记着,等到老师讲解时,她的思路会豁然开朗,有时一让她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目前,孩子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是列前矛的。 对于英语,我们家长的水平是很有限的,其实也就是一个笨方法,就是说她反复听英语带子,把书本上的单词和课文的发音掌握好,并且都把它们背熟,预习只要掌握读音和拼写单词,语法当然以老师教的为主。 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些简单的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我只是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再经过老师的课堂教育,就等于有了打开只是宝库大门的钥匙。 案例三 自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自己学习。可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呢? 学校的教育十分有限,人生中绝大部分知识是靠孩子自己学来的。所以孩子小时,我们就应该开始培养他的自学。 一、提前预习由于学校教育不平衡,刚入学孩子的学习起点参差不齐。我为了让孩子的成绩迅速上去,每天晚上陪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读课文,把难背的文章编成顺口溜,以此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通过长时间的预习,孩子学习上的差距渐渐缩短,在课堂上也渐渐有了勇气,也学会了每晚自己在桌边自学的好习惯。 二、善于提问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女儿三、四岁时,十分喜欢问问题,她总是问:“妈妈,小鱼在水中为什么淹不死?小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青蛙为什么要蹦蹦跳跳的?……”我便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给她,她零零落落地读着,似懂非懂地理解。就这样,白天,我和她爸爸出去工作,她自己在家中看书。不几天,一本厚厚的书就被这个小书迷看完了。我开始带她去图书馆买书,女儿一见有拼音和插图的书便拿。可孩子一遇到问题还是会来问我,于是我便对她说:“书中便有答案,去书中找》”她半信半疑的在书中寻找答案。就这样,现在孩子一遇到问题,便会晤书中探索,实在解决不了,才会请教老师。 三、口语交际 孩子在自学中往往因为没有地方展现自己的才华而苦恼。于是,作为家长,我们呢应该给孩子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这时,孩子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回答:“我今天知道了为什么啄木鸟爱啄木?为什么蜗牛喜欢下雨?……”就这样每天和孩子谈一谈,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这样孩子会更爱学习。 在知识的道路上,你应该让她自己走下去,不要给她拐杖,也不要给她指出方向,只可以给她个习惯——良好的自学习惯。作为父母,我们不可以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上,只有这样,孩子的一生才是充实与快乐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