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前会有什么征兆吗?天气的

我们这边一个多星期了,天气一直灰蒙蒙的,像雾霾一样的,但是我们这边是沿海地区,从来没有过雾霾,早上9点左右也会有阳光,但是看不见太阳,时不时的还下雨,一会大一会小,说下就下,说停就停,以前从没有过这样反常的天气,这是地震前兆么,因为我们这一段时间地区发生了很多小地震。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并。

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

扩展资料:

识别方法:

自然界的许多奇异变化,并不都是地震前兆,所以发现异常后,要注意与非震干扰因素加以区别。

一般来说,产生非震的动物异常的因素有天气变化(如鱼类上浮,蛙类迁徙)、生理变化(如动物生病、发情)、环境变化(如水体污染)、敌害侵扰等等。

产生非震的地下水异常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降水、蒸发、气温、气压等)、水文、地质、土壤、生物等几个方面;人为因素:包括灌溉、开采、注水、排水等等。产生非震的植物异常的因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遭病虫害或气象异变,地表形变等。

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的特点:

第一,这些前兆都受地质构造控制,呈条带状或与本地构造线一致的方向分布,未来震中区相对密集。

第二,这些异常在时间上有同步性、数量上有集中性,体现出种类多、范围广、数量大、反应强烈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前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2
地震前确实会有很多异常现象,不仅包括动物活动的异常等人们易于观察的现象,更多包括地磁、地电、地应力等需要专业仪器测量的异常,但是即使出现异常也不意味着地震的发生。因为地震是地壳中积累应力释放,引起破裂的表现。是自然界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和控制的,也是极其复杂的。科学界目前对地震的短期预测的实现也存在争议。更不可能通过单一的现象推断地震的发生与否。
个人观点:地震发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应力的过程,北京地区几十年前发生了海城、唐山等大的地震,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地震发生。而且人们对于地震的发生是无能为力,平常可以做的就是学习发生地震后如何自救。
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
第2个回答  2017-12-02
气候异常不能作为地震预报依据
“气候异常的原因有多种,地震孕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震和气候异常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有学者探索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因此很难用于震前预测.
有地震工作者曾做过雨量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1957年至1971年我国降水量的资料后,得出结论:在我国大地震前1~3年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如在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1973年炉霍地震前一年,周围地区皆发生大旱.但是,有些原本属于干旱地区,震前一两年发生了洪涝.
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根据证明地震与气候异常有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即使是同一种气候现象,也多是由不同因素造成.因此,说某一种特殊气候现象与地震有关是没有依据的.出现气候异常现象,肯定不能说将来就会发生地震,气候异常也不一定都是特大地震造成的.
地震前可能会有很多特殊的现象,地震后也可能产生很多方面的影响.但就世界科学前沿来说,并没有发现地震前的气候异常与地震发生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同时,异常气候是否会诱发地震也还值得深入研究.但是,肯定的是,目前气候异常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不过,地震活动与气候冷暖关系十分密切.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宗晋等科学家所著的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一书明确指出,在气候由暖转冷或者由冷转暖的时期,地震活动最频繁,即我国近500年来地震活动时期多与低温期相当.比如,华北东部地震多发生在冷期.然而也有一些地震,比如1679年河北省三河县和北京市平谷县8级地震、1973年山东菏泽地震等,震前酷热.1966年,邢台地震前7天内,平均气温由-13℃猛增至11℃.
“地震致天气异常”无科学依据
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强震之后必出现天气异常,如洪水、暴雨.地震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到天气气候,或者导致天气气候异常呢?
单看一个 “震”字,我们会发现它的上面就是 “雨”.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发展这个字的时候,似乎已经把 “地震”和 “降雨”联系到了一起.
天气变化主要是与天气系统有关,但也常会因为局地的环境因素,引发特殊的天气现象.他认为,地震导致天气异常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地震只是改变海拔高度和局部地区水汽蒸发量,就如同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不足以引发地震一样,地震也不足以改变大气环流.
不过,有研究表明,当地震发生之后,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在震后短期内是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地震后产生的大量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粉尘、微粒,这些粉尘和微粒就是形成水滴最好的凝结核;而地震巨大的冲击波,在震动大地的同时也不断向空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同样强烈扰动震区上空的空气,使震区上空大量的凝结核与水汽分子不断碰撞,充分结合,一场地震后的大雨就降临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认为,要证明天气与地震的内在联系,首先要有充分的事实证明二者间内在关联性的存在;其次要能找出合理的物理理论论证二者的关联,证明二者确实有物理上的联系.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证明天气与地震确实存在关联.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事后分析之外,还没有真正的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所以,要论证天气与地震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在拥有充分的证据且能找到合适的物理原理论证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7
气候异常不能作为地震预报依据
  “气候异常的原因有多种,地震孕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震和气候异常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有学者探索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因此很难用于震前预测.
  有地震工作者曾做过雨量与地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1957年至1971年我国降水量的资料后,得出结论:在我国大地震前1~3年内,震中区往往是干旱区.如在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1970年通海地震、1973年炉霍地震前一年,周围地区皆发生大旱.但是,有些原本属于干旱地区,震前一两年发生了洪涝.
  目前没有明确的科学根据证明地震与气候异常有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即使是同一种气候现象,也多是由不同因素造成.因此,说某一种特殊气候现象与地震有关是没有依据的.出现气候异常现象,肯定不能说将来就会发生地震,气候异常也不一定都是特大地震造成的.
  地震前可能会有很多特殊的现象,地震后也可能产生很多方面的影响.但就世界科学前沿来说,并没有发现地震前的气候异常与地震发生之间有明确的关系,同时,异常气候是否会诱发地震也还值得深入研究.但是,肯定的是,目前气候异常不能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
  不过,地震活动与气候冷暖关系十分密切.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宗晋等科学家所著的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一书明确指出,在气候由暖转冷或者由冷转暖的时期,地震活动最频繁,即我国近500年来地震活动时期多与低温期相当.比如,华北东部地震多发生在冷期.然而也有一些地震,比如1679年河北省三河县和北京市平谷县8级地震、1973年山东菏泽地震等,震前酷热.1966年,邢台地震前7天内,平均气温由-13℃猛增至11℃.
  “地震致天气异常”无科学依据
  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强震之后必出现天气异常,如洪水、暴雨.地震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到天气气候,或者导致天气气候异常呢?
  单看一个 “震”字,我们会发现它的上面就是 “雨”.由此看来,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发展这个字的时候,似乎已经把 “地震”和 “降雨”联系到了一起.
  天气变化主要是与天气系统有关,但也常会因为局地的环境因素,引发特殊的天气现象.他认为,地震导致天气异常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地震只是改变海拔高度和局部地区水汽蒸发量,就如同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不足以引发地震一样,地震也不足以改变大气环流.
  不过,有研究表明,当地震发生之后,引发地震的地下能量在震后短期内是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的.地震后产生的大量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会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粉尘、微粒,这些粉尘和微粒就是形成水滴最好的凝结核;而地震巨大的冲击波,在震动大地的同时也不断向空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同样强烈扰动震区上空的空气,使震区上空大量的凝结核与水汽分子不断碰撞,充分结合,一场地震后的大雨就降临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认为,要证明天气与地震的内在联系,首先要有充分的事实证明二者间内在关联性的存在;其次要能找出合理的物理理论论证二者的关联,证明二者确实有物理上的联系.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能证明天气与地震确实存在关联.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事后分析之外,还没有真正的证据证明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所以,要论证天气与地震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在拥有充分的证据且能找到合适的物理原理论证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