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
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闰月
[ rùn yuè ]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农历一年较回归年相差约10日21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最初放在岁末,称“十三月”或“闰月”;后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某月”。
《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造句
1. 确定指定纪元年份中的指定月份是否为闰月。
2. 其三,闰月的这种平衡方式,包含着一种暂停、暂歇的纠正和干预。
3. 判断目前纪元的指定年份中指定的月份是否为闰月。
4. 计算指定年份,或年份和纪元的闰月。
5. 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