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是以主题(A),副歌(B),过度句(插句)(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序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一般来说,单二部曲式最为多见。
副歌: 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
写好副歌,甚至先写出副歌部分,是许多流行歌曲作家常常采用的写作步骤,并获得成功。
扩展资料:
流行歌曲的特点
歌词贴近生活
歌词,是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艺术体裁,篇幅较短,易于流传;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与氛围,与音乐旋律的内涵、结构、节奏、音调、韵律吻合,再加上配器精美的伴奏,共同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审美世界。
流行歌曲的歌词从内容上分不外乎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四种。最常见的就是“叙事+抒情”,即使是纯叙事的流行歌曲也有浓厚的感情做基础,如李春波的《小芳》和艾静的《我的1997)。
抒情的流行歌曲如《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蓝蓝的夜,蓝蓝的梦》;写景的流行歌曲如《弯弯的月亮》;说理的流行歌曲写得好的当属《凡人歌》。
流行歌曲的歌词一般是表现当代人的生活与爱情的,因此歌词内容贴近生活,琅琅上口。其特征有:
(1)口语化并极富亲切感。
例如《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没有矫饰、撇开含蓄,谈话式的语言,情真意切地直露女儿对母亲真挚的爱。再如《祝你平安》:“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
用平实口吻进行开导、安慰。对于表达爱情,它更是在行,失恋时唱《伤心是种说不出的痛》,叹自己《心太软》,觉得自己《很受伤》,年轻人总能在直白的歌词中找到失恋的痛苦、相恋的缠绵、暗恋的伤怀等情感的共鸣与宣泄。
(2)时代性。
流行歌曲在历史的视野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紧贴时代情状,与时俱进的,因此歌词极具时代感。70年代末,随着“四人帮”被打倒,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人性的俗世情感开始复苏,音乐也突破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缰绊,出现了抒情歌曲和校园歌曲热。
如《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满山红叶似彩霞》、《那就是我》、《永远和你在一道》、《红杉树》、《弯弯的小路》、《橄榄树》,以朱逢博为代表的开拓先锋率先录制了新中国第一张流行歌曲个人专辑,宣告新中国流行音乐诞生。
8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精神产品的商品化,出现了“西北风”热。
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城市打工潮、土地承包、现代手工业兴起等,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思想上的开放和视野的开阔,流行音乐开始疏离政治权力的运作网络,卸下文化载体的重责,更趋世俗化,呈现抚慰心灵、缓和紧张、娱乐生活的功能,出t-f都市歌曲热。
当代社会思潮的形形色色给流行歌曲打下了深邃的时代烙印,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记录、文化思潮的拷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乐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