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师与学生都爱上语文课

如题所述

一、 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育的重任,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教师的高尚人格从哪里来?它来自教师对祖国和的无限热爱,来自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来自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了解,来自对的执着追求和对假恶丑的切齿痛恨,来自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宽阔博大的胸怀,来自对教材透彻而正确的认识,来自和学生共同奋斗的内在需要。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就必须注意教师的人格作用。当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后,他们就像“追星族”一样,对你所教的学科如痴如醉。 自从走上讲台那天起,我就暗自叮嘱自己,决不能做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为了学生我总是竭尽全力,用尽心智去教好我所教的语文课。为了教好课,我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和备课上。备教材:对每一课的重点难点把握准、把握透,以便熟练地驾驭教材,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备学生:对每一个班级的情况都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具体,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备教法:力求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全新的视角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每授课之前,我便在一两周之前给学生发下“预习提纲”,要学生先行看看将要教学的课文,提出疑难之处,在填写所发的表格内交还与我,我掌握了这些所教对象的疑问后,备起课来就更符合实际需要了。的确,只有在学生要求解惑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效果定然倍增。
二、 用尽心思上好每堂课 如果一个教师能做到每一堂课都使学生以期待、盼望的心理状态来听你的课的话,那么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特别重视上好第一堂课。不论是新班或老班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慎重对待。因为这堂课是取得学生对你今后教学是否信任的关键,决不可等闲视之。为此,必须对这堂课的全过程,进行精心周密的设计。使之达到这样两个目的:(1)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觉得有味儿,有学头,听了这一课还想听下一课;(2)使学生对你产生好感。师生间有了亲近感,就容易相互交流,学生就喜欢听你讲课了。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之说。至于教师的仪表、教态以及说话的语调都会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给对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切莫忽视所谓教师在课堂上的小节。 至于每一堂课怎么教,我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子。开头怎么讲,中间怎么讲,提些什么问题,问谁最合适,布置什么作业,如何结束这堂课等等,都要一一考虑周全才行。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回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可忽视。譬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副图画,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我在教《<还乡梦>自序》时我的开头语是这样说的:“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然而情分多种。‘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令人感喂的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令人称羡的亲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引人思归的乡情。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归国华侨强烈的爱国之情,文中句句包含着对祖国的深挚感情,展示出海外赤子的一颗爱国之心。”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的感情潮水即刻涌上心头。“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我们可以尝试点评课文、课文读写或改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
三、 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既是语文活动,就应该凸现语文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阅读教学大概有这样一些活动: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探究品位,延伸思考。但结合具体的课文,还应考虑怎样探究,怎样延伸等。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我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把课堂作为表演的舞台,训练学生自己主持、分组展开表演。这个过程学生当主角,教师是学生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表演,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双方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该公开课被评为级二等奖)。 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把学生带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希望的田野,拥抱绿色的大自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文、地理等方面去感受,去学习,去体验,帮助他们寻找美,发现美,感悟美。如写“秋天”,我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向自然,总体观察秋天的特征,如叶色、果实、景致、气候、人物心情等,根据需要确定中心,取舍材料,工笔重彩,进行描摹。 新课标注重让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发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使他们在鼓励、表扬的激励下不断进步。近两年来,我班就有10多位学生参加语文竞赛获级一、二、三等奖。年我主持的级课题《大语文教育与作文教学》已通过结题并被鉴定为“良好”等次,这不仅促进我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不无裨益。
四、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爱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代教师的任务决非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在同时教学生去学做人,即把传道与授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重于言教,而且更重于身教。新的历史时期师生关系不应是尊与卑的关系,而应是忘年交的平等关系:互相尊重,和谐相处。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沫化雨,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彼岸。 教师的阵地,不只局限于教师和讲台上,还应尽可能在课堂以外和学生打成一片,如参加同学们的各种活动,打球、唱、下棋、郊游、劳动、班会、团(队)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同时还要进行家访。家访是一条对学生关怀的正常渠道,应向家长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报喜也报忧,不要把家访变成向家长告状。我由衷地觉得,只有和学生经常在一起,自己才变得年青,永保青春;只有和学生经常在一起,才能触摸到学生跳动的脉搏,才能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也只有和学生们建立了淳厚的友谊,学生才会对教师无话不谈,老师的教育才会有的放矢,用一把钥匙去打开学生心灵的那把锁。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应成为教师的天职。只要我们用爱心去善待学生,用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这样的教师肯定会受到学生爱戴而终生难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可见,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就一定要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我们的教育要有长远打算,应该着眼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