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如题所述

  一、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
  怎样在社区中有效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当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一个难点。一方面,由于学校与社区、家庭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上缺乏有效的联系与衔接,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不少空挡。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每年节假日多达170多天。特别是“减负后”,许多地方出现了网吧学生火爆的场面,社会各界对此十分担忧。针对上述问题,定期走访后进生以及失足青少年家庭;利用假期开设法制教育。举办回校日、模拟法庭等活动,使青少年接受形象生动的法制教育,将学生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情况记入家庭报告书反馈到家庭和学校,进一步加强社区与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促进作用。
  二、学校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我们要十分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早期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个体的社会化水平与性质,是青少年社会化成败的关键,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避免和减少违法犯罪至关重要。一是教育部门要建立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安排一定的课时,培养青少年高尚的情操。二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重点,以德育人。三是以法制教育开路,采取学校开办法制课或讲座等形式,加强校纪校风整顿,优化育人环境,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四是做好学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育转化后进生是学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应按照转化一个差生同培
  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育局、学校、年级、班主任之间,每年要层层签订转化后进生预防违法犯罪的责任状,对发生学生犯罪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实施一票否决制,不得评先,评优。二是在帮助后进生时做到“三个结合”,即严格要求和热情鼓励相结合,政治思想上关心与学习、生活上帮助相结合,教育方法上“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三是对后进生进行分类排队,逐个分析,做到“五个清”即人头清,家庭情况清,后进原因清,个性特点清,交往情况清。同时,加强后进生转化管理,由教师、家长、村干部、派出所民警组成转化小组进行帮助教育,不断拓宽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渠道,形成沟通各方面,联系全社会,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三、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基础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犯罪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现代社会情况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近年来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恶性案件情况看,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在于父母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的想法、“逼子成龙”的做法。在孩子犯有过错时动辄对他们进行体罚等,这将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家庭教育要循循善诱,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一是要加强子女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分辩能力、约束能力、调适能力,以提高判断正确认识使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控,做到遵纪守法到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和改善环境的参与力。二是要教育子女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子女端正学习目的,培养子女勤奋好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家庭教育子女要着重注意四个方面。一是爱与严的统一。首先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
  能使子女感到自己处在幸福之中,为培养子女纯洁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使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二是言传与身教一致。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子女同样如此。三是培养品德与发展智力协调。品德培养属于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智力属于孩子的文化科学素质,二者并不矛盾,并且都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四是身体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身体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没病,而且指心理健康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社会教育及犯罪预防
  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盲动性,二是随意性,三是社会危害性。这是青少年受客观心理年龄制约,受社会环境的熏陶、影响和塑造。为此,我们要给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其有助于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否则就是使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外部诱导因素之一。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采取重要措施。一是整治校园周边秩序,消除不良影响。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经常不断地对校园周边地区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违规开设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进行清理,该取缔的坚决予以取缔,该处罚的狠狠给予处罚,切实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二是围绕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开展未成年人远离“网吧”、远离毒品、清理整顿有害非法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本”图书等活动;三是要把打击黄赌毒行为、偷盗行为等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加大对流氓团伙、教唆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杜绝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防止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四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们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法律武器,必须认真贯彻,大力宣传,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五是各级综治委、公安、学校、家庭共同对处在犯罪边缘的青少年加以规劝,痛改前非,认清形势,使其走正道。六是切断青少年的不良交往,积极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对青少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要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青少年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法律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作为我们的共同努力。
  五、抓好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和社会帮教工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抓好流动人口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来,流动人口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占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针对流动人口不固定,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低,法制教育难度大的特点,要做好“三个扎口”,即街道从面上扎口,抓好普遍的法制教育,;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经营管理上扎口,抓好小商小贩人员的法制教育;我们派出所从暂住证发放管理上进行扎口,抓好街道零散打工人员的法制教育。
  对劣迹、轻微违法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社会待业青年等,应进行重点教育,其目的使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通过帮教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文明群体。一是对劣迹、轻微违法青少年帮教实行包保责任制,学校包学生、单位包职工、家长包子女、街道包待业青年。二是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安置市场化,帮教社会化的要求,突出一个“广”字和“实”字,在安置上下功夫,在帮教上做工作。要动员社会力量,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避免或减少重新犯罪。三是对社会待业青年要坚持一手抓就业前培训和安置,一手抓教育和管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3
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