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哪些景点

如题所述

 弄堂
  初到西塘古镇的人们会发现有很多看不到尽头的小巷遍布在街道上,这里的人们管这种小巷叫弄堂。在西塘目前有弄堂122条。西塘的弄堂分为三类:一类是宅内弄,属于整个建筑物的一部分,被称为“陪弄”;另一类是前通街后通河的,称为“水弄”,还有一类是将两条平行的街道连通的弄,叫连街弄。
  在西塘,长长的西街本身就像一条弄堂,街上最窄的地方,两面打开各自的窗户可以倾心长谈。西街好比是镇上弄堂的主流,在它的两面派生出许多宽窄不一,名称各异的弄堂来;最有名的一条弄是石皮弄,顾名思义地上铺的石板像皮一样薄。要将花岗石凿得如此薄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石皮弄全长68米,由166块青石板铺成,仅一米宽,左右两侧阶梯状的山墙有6到10米高,石板下的下水道,可以确保全弄雨天不积水。站在弄中仰头望天,能够深刻地体会出“一线天”的含义。有人说弄堂是西塘人的命脉,弄堂有着它深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对西塘人内秀的文化性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廊棚
  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它是西塘特有的建筑,造型古朴的廊棚,在古镇上长达1300多米,一色的黑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西塘的廊棚大多集中在北栅街,南栅街,朝南埭等商业区。尤其现在全镇依水廊棚,全都挂起一盏盏、一串串大红灯笼,在白墙青瓦间点缀出几分生动与活力。斜阳西下,廊棚里、屋门外的点点红灯,与水中倒影连成一片,为夜间行路人照明道路,更为古老小镇增添了几分节日气氛与暖意。廊棚在西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习俗代代相传古镇中心沿河岸的长廊(当地人称之为“廊棚”)弯弯曲曲十分壮观,这古旧的长廊的形成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廊棚的最初起源是昔日沿河开设的店家为方便顾客购物而搭建的,一般是每家门前有一个斜屋面那么大,可以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很受行人欢迎。随着店铺的密集,棚与棚也就自然连接了起来。由于廊棚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所以即使有店铺歇业或搬迁,也不拆除,逐渐就成了现在我们见到的样子。
  桥
  卧龙桥位于北栅市河口,系单孔石拱桥,桥身长31.46米,宽4.95米,桥东坡32级,西坡30级,西堍朝南转角处还有9级。巡杖呈长方形,高44厘米,望柱高71厘米,柱头呈方形。拱圈为纵联并列砌置,为镇上最高之桥梁,工艺精湛,建成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卧龙桥是西塘的另一座有名的石桥,卧龙桥原来是一木桥,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有一天,桥边住一位姓朱的竹匠看到一孕妇失足落水而死,就很想重新修造,可没有资金。他就削发为僧名广缘,奔走化缘历时十年,积得白银三千两,开工建造。到白银用完,尚缺石料,和尚却因十年老苦积病而死。工程缺桥面将停,这时,有两位神仙来到西塘,闻西塘豆腐干非常有名,品之,赞不绝口,正陶醉之时,一块豆腐干掉了下来落在未完工的卧龙桥上,形成了桥面。所以卧龙桥的桥面是很大的一整块。整座桥上刻着一条龙,首东尾西,今日仍然清晰可见。
  送子来凤桥位于小桐街东侧,建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为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适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祥瑞, 取名“送子来凤桥”,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 来凤桥于1997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为新景点之一。老百姓俗称“晴雨桥”。桥顶的棚,和方砖铺就的长条凳,为游人提供了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好去处。而“送子来凤桥”最通体现西塘人细致周到的本性之处,在于桥体上的石阶被一分为二,左侧的石阶是供男人使用的;而右侧被设计成小小的斜坡;原因是,古人考虑到当时女子有缠小脚的陋习,迈步子小,台阶不方便行走,于是做成小斜坡供女子专用
  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相传昔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此桥在1944年农历10月23日下午突然倒塌,轰然一声,响达数里,压死7人。后建成木桥,解放后修成单孔水泥桥,1997年又重建石级拱桥。
  五福桥建于明代正德前,为单孔石级桥,桥长14米,桥孔跨度7.5米。它连通烧香港东端的南北两岸。在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此桥保存尚好,石级石栏尚整齐。所谓五福即福、禧、寿、禄、善终。这是民间对人生的五大追求和祈愿,用在桥上是造桥人对过桥人的祝福,希望此桥能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方便,而且还有每个人所希望的种种吉利。
  永宁桥原址在西栅河西端,早废。今天站在安境桥上可一览胥塘河两岸的全景,南望古朴的廊桥。胥塘河狭小成水巷,巷西是仿古一条街,巷东是古老的塘东街。永宁桥是目前镇上最好的观景点了。河北岸朝南埭长廊如一条逶迤长龙臣伏在水边,行人和自行车都在廊下行走,其风味为其他古镇所少见。河南岸是西街的后面,沿河有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群,大多为清末至民国年间,大宅的风火墙高高耸起,青砖黛瓦和石河桥尽收眼底。这里的景观最得摄影家和画家们的青睐,是他们创作的猎景之地。
  倪宅

  位于烧香港南,倪氏家族为镇上书香门第,倪宅前后共五进,前有廊棚,后有花园,正厅名为“承庆堂”。西塘镇文化底蕴深厚,廉政文化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弘扬优秀廉政文化和发扬党的优良廉政传统结合起来,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目前,经过整合充实廉政教育资料,重新修葺一新的“倪天增祖居” 与杭州于谦祠、宁波清风园、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10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了党员干部接受廉洁从政教育,普通游客陶冶情操的一个场所。
  护国随粮王庙
  在西塘有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明代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旱灾,乡野颗粒无收,处处饥民。当时有个姓金的老爷,家中排行老七,人称金七,是个朝廷押运粮食的小官,他专门在运河上押送粮船。一天,金七督运皇粮路经西塘,见鱼米之乡的百姓挨饿,在岸边围着求粮食,动了恻隐之心,将运粮船队所有粮食尽施于民。皇粮给了百姓,可是欺君之罪,金七知道逃不过惩罚,投身于雁塔湾的河里,自尽了。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救百姓的好官,集资造了一座七老爷庙。
  七老爷投河自尽后朝廷查清真相,追封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七老爷庙也同时改名为“护国随粮王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七老爷生日,西塘要举行庙会,大家把七老爷、七夫人两尊行宫抬出庙门,从晚上十一点出发,各按预定路线巡游,一路旗帜飘扬,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巡游,镇上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搭了帐篷,供七老爷与七夫人在帐内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庙中,然后在庙内开始演大戏,连演三天。场面热闹非凡,现在四月初三已成为西塘人一年中最大的民间节日。
  在七老爷庙里还挂了很多形似叶子的香包,称为秋叶,因为秋天象征着丰收,这些叶子都是当地60至70岁的老人家手工缝制的。两侧大柱上的对联:“旱裂连阡,施赈活人万众。仁留金邑,追恩长祀千秋”。虽只有短短十个字,但记述了七老爷那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
  圣堂初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祭祀巡按庞尚鹏。到清代康熙七年,改名为静觉庵,康熙十三年和康熙五十年两次重修,改供关帝,俗称圣堂。关羽是武圣,与文圣孔子同为万世师表,称之为圣堂。
  圣堂香火最旺盛的时候,许多香客挤不进堂内,只能在堂外街边地上插烛而拜。到了春节,举行圣堂庙会的时候这条街就更热闹了,烧香客的队伍从圣堂一直排到烧香港口。街边还会有临时设的饮食摊,圣堂的大殿卖各式各样的画张,当地百姓中有谚语:逛庙会,看画张,吃烧卖。每年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
  西园
  西园系明代朱氏私邸,为江南大户人家建筑,园内有亭台楼阁、假山鱼池,是当时镇上风景幽美之处。民国9年春,吴江柳亚子偕同陈巢南来西塘,与镇上文友余十眉、蔡韶声、陈觉殊等在该园吟叙合影, 仿北宋李公麟所画表现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人雅集的《雅集图》,将照片取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
  现在园内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百印馆”、“南社陈列室”等展厅。“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展出了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念慈先生的精品扇面一百余件,朱念慈是我国现代扇面真金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1920年出生,浙江嘉善人,祖居西塘,曾任中国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浙江工艺美术学会顾问。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并首创真金微楷万字扇,功绩卓著,技艺超群。
  “百印馆”里陈列着由杭州西泠印社组织的国内外百名篆刻家篆刻的一百枚反映西塘风情风貌的印章,印花和边款。这百枚印章表现的是西塘百景。其中有原“平川十景”(明代镇人周鼎所作的十首诗)、“平川新十景”、西塘八景、西塘的古厅堂、砖雕门楼、桥弄河街、西塘的老字号和民间艺术等。“环秀断虹”“烟雨长廊”“送子来凤”这些原本就已经相当动人的名字 ,被凝固在方寸之间,平添了几分气质,给西塘以另外的一种韵味。
  以提倡民族气节,推翻封建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志的南社,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激荡下,于1990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南社的主要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参加第一次会议的17名社员中,有14人为同盟会会员,由此可见其革命气氛的浓厚了。
  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一时京、沪、苏、浙、湘甚至南洋等地不少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掌握。“欲凭文字播风雷”(柳亚子语),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
  在西塘参加南社的社员有十八人之多。其中有余十眉、李熙谋、郁左梅、沈禹钟、江雪塍等。他们留下的诗词文章,指点江山,评说时政,是当时小镇文人倾向革命的真实写照。柳亚子南下广州以后,逐渐远离西塘诸友,南社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社友又组织成立了胥社,由江雪塍出任社长,宗旨不变、人员不变,可以说是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他们的诗文绝大多数都保留了下来。
  种福堂

  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其子孙隐没于杭嘉湖一带。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前后七进加一后花园,为典型的明清民居风格。其第三进为正厅,厅堂正中央悬挂有康熙年间翰林侍读学士海宁陈邦彦题名为“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
  醉园

  因王宅“醉经堂”得名,初建于明,原有五进,现存四进,有古砖花坛和江南罕见之微砖拱桥。举步游览,池石玲珑,回廊通幽、翠竹生研、秀色醉人,园内正厅“艺香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版画陈列,描写的都是西塘的水乡风光。他们两人的风格有一定差异:父亲王亨先生的作品传统写实,而王小峥的作品则较现代抽象,供游客评赏,展示了西塘的家庭文化底蕴。
  陆坟银杏

  陆坟银杏在西塘镇邮电路坟浜弄口,共两棵,雌雄一对。种植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银杏老干婆娑,枝叶茂盛。雄银杏高13.5米,围抱3.92米;雌银杏高9.35米,围绕3.08米。陆邦出身西塘,做过都堂,为官清正,知识渊博,曾做过明朝通政御使赵文华的老师。传说陆邦的住宅是赵文华用监造嘉善城墙时所多余的城砖建造的,遗址即是现在西塘南棚下的俞家弄。墓现已无迹可寻,只留下了墓周围的石人石马与这两棵老银杏树,依旧屹立于此印证着这段历史。
  根雕馆

  西塘是块风水宝地,适合休养生息,还能激发艺术家的灵感。根艺雕刻家张正先生,他祖籍安徽舒城,杭州人,出生于1958年,1999年经人才引进,入住西塘。张正大师的作品立足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五百件多件大型作品被载入“吉尼斯之最”。张正大师以他出色的手艺与不怕困难的精神被列入世界名人录,誉为“东方之子”。
  民间瓦当陈列馆

  瓦当是一种材质简陋的建筑装饰配件,由于它不易保存,年代久远,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该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及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
  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古镇西塘在历史上就是个酒镇,“酌好酒,吟好诗”,一直是古代很多文人学士的两大追求。明代初年,大诗人高启乘舟过西塘,特地停下来寻问酒家。在清代,镇上名酒“梅花三白”闻香百里,民国初年的柳亚子多次醉饮镇上,西塘的酒文化,可以说与古镇同步,与古镇齐名。
  西部的酿酒世家刘西明先生看中了酒镇西塘,将他几辈人收藏的酒文化实物在这里陈列展示,在原有黄酒陈列馆的基础上新开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从一个酒文化的侧面,用数百件实物对中国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在追本溯源中,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清晰背景及其深刻内涵,涉及到民俗学、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医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中国钮扣博物馆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有纽扣生产企业近五百家,年产值10亿元,产量占全国生产交易的40%。纽扣馆位于西街上,共有六个展厅: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
  贝壳钮扣是我国第一代的专业钮扣,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水乡西塘贝壳原料极为丰富。记得过去衬衣上的小田扣就是用江南盛产的蚌壳做的,小小的衬衣田扣,从冲剪、磨光、打孔、漂白、整形,当时的钮扣生产机器大都用人力脚踏操作,完全是手工方式,是一种纯体力的劳动,在“纽扣博物馆”内专门有师傅现场演绎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
  可以说,钮扣馆的开馆开创了中国钮扣史上崭新的一页,也为有着钮扣之乡的西塘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明清木雕馆

  位于烧香港北。该馆陈列着250多件明清时期以来以西塘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民居建筑木雕,有梁架、梁垫、撑拱、雀替、格窗等,雕刻技巧丰富多彩,剔地、地刻、漏雕、透雕等各展奇工,图案典雅、工整、精致美观,集中展现了江南民居木雕特有的柔美、细腻、清新、绚丽的格调。
  五姑娘主题公园
  在西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小姐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相爱,遭到了异母胞兄的反对,被迫害致死。后来她的爱情故事被编成田歌,在这里传唱了一百多年。根据嘉善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根据这个故事,在古镇西塘西线入口处建造了占地3000平方米具有西塘水乡特色和人文历史的五姑娘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五姑娘雕像、独瓦亭、水上舞台等。独瓦亭是徐阿天在当窑工时为表达他对五姑娘的独一无二的爱情,而特意烧制的一片瓦盖成一个亭。在亭里挂有一口钟,上面刻有他们两人在这里相约的情景,和一见钟情的文字。
  田歌是西塘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中国宝贵的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并且在1954年,由已故的越剧创作家顾锡东改编成越剧《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剧团演出,夏衍看了戏后,非常赞赏,特在《人民日报》撰写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土生土长的西塘人,原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越剧院院长,一生致力于越剧的创作,写下了大量剧本,他从小爱好古诗词,解放初参加西塘镇宣传队,边演戏边写演唱材料。其中以《五女拜寿》和《汉宫怨》最为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顾锡东不仅为中国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的戏剧文学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尤其是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对嘉善田歌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不少的支持。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5
推荐景点: 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石皮弄;烟雨长廊
西塘古镇河流纵横,桥梁众多,其中著名的有卧龙桥、五福桥、送子来凤桥、安境桥等。西塘古桥的建造也是从宋代开始的;明代,随着商业繁荣,商旅云集,石桥也就越造越多。目前,小小的西塘镇竟有各式各样的桥近百座之多。西塘古桥工艺精湛,至今保存完整,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石桥见证了西塘古镇的历史,也为这座江南水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和隽永的文化意味。
石皮弄:石皮弄在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初。
烟雨长廊:大多为临河而建,总长有1000米,其实是带顶的街,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外出旅行做好攻略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什么地方好玩,不知道当地特色美食特产你可以试试袋鹿旅行,这些信息都可以查到。
第2个回答  2014-01-16
你好,西塘景区有11个小景点的
买景点联票原价是100的,我们这边买是50的
西塘住店的话推荐小河时光客栈,性价比比较高的
第3个回答  2020-04-08
西塘古镇有12个景点倪宅、圣堂、木雕阵列馆(明清木雕馆)、江南瓦当陈列馆、张正根雕艺术馆、薛宅纽扣博物馆(中国钮扣博物馆)、黄酒陈列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西园、种福堂(王宅)、醉园、七老爷庙(护国随粮王庙) 、九德堂博物馆。倪宅、圣堂、木雕阵列馆(明清木雕馆)、江南瓦当陈列馆、张正根雕艺术馆、薛宅纽扣博物。门票成人票为95元一位,建议买一个门票加酒店的套餐比较实惠的是贵宾楼客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