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愉快的学习数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爱幻想,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教材也是根据这一特点来编写的,大多选取的是玩具、文具、食品、动物图片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来创设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第一册内容“0的认识”时,我以“小猴偷桃的故事”开头,创设故事情境:一只小猴从某处偷来两个桃,回到家放在盘子上,想等小伙伴一起品尝,可桃实在是太诱人了,于是小猴吃了一个,由于桃的味道太甜美了,小猴忍不住又吃了一个,于是,桃没有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从“有”到“无”的过程,从而理解当一个数量也没有时用“0”表示。再例如:在教学第二册内容“简单的人们币计算”时,我事先收集了很多玩具、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等物品,并标上价钱,形成一个“小小商店”,创设了买东西的活动情境:请一个学生做售货员,其他学生用学具币上前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要求必须带好足够的钱,并要解决如同“买哪几样物品共要多少钱?”“付出多少,应找回多少?”等问题。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模拟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诸如此类的故事、游戏、活动等情境,不仅让学生“喜欢学”、“乐意学”,而且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效果很好。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孩子们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或是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第二册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摆小棒计算出35+3和35+30两道算式的结果,先问学生:“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让学生叙述出摆小棒的过程:35+3,先摆3捆又5根小棒,再添上3根,5根和3根合起来是8根,再加上3捆一共是38根,所以35+3=38;35+30,先摆3捆又5根小棒,再添上3捆,原来的3捆和添上的3捆合起来是6捆,再加上5根就是65根,所以35+30=65。紧接着,我又问:“计算这两道题时,算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通过操作小棒的过程发现:35+3是先算5+3=8,再加上30得38;而35+30是先算30+30=60,在加上5得65。我再问:“你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总结出:当两位数加一位数时,要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加这个一位数;而当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应先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即几十)去加整十数。相比之下,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思考,探索计算过程,并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比呆板地先由老师告诉学生方法,再进行三番五次的演练的教学模式,效果要好很多。这样,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理解了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那么,他们会是多么的快乐和自豪!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三、建立共同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从中感受交往和协作的益处和乐趣
与他人交流是未来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交流、合作。他们可以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为了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我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我把4人编成一组,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并从中选出程度更好的学生做小组长,他的任务一般是负责分工、记录和汇报等。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都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成员都用小棒和圆片摆一摆,得出“一个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小组长把每个同学摆的结果记录下来(重复的不记),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再例如:在教学第二册内容“20以内退位减法”时,针对例1中的算式12-9=?,我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可以怎样计算?每个人都要向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小组长简单记录下来。通过讨论,学生得出了好多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想加算减”,即想“9+3=12”,所以12-9=3;第二种,“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2=3;第三种,先算12-2=10,再算10-7=3;第四种,想12-10=2,12-9比12-10少减1,就得3;第五种,数数,从9接着数,数到12要再数3个数,所以12-9=3……不同计算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往往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学生能学到别人更好的计算方法,增强计算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些程度差的学生即使一时想不出方法来,但通过伙伴间的交流也能学会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共同进步,体会到协作、交流的益处,并从中感受到乐趣,那么,交流、合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练习设计注重开放性和趣味性,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传统教学中的巩固练习,往往是讲解完例题后就安排大量的同类型题目让学生演练。这些练习题不仅题型单一、枯燥乏味,而且同种类型反复训练,这样,不仅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中难以解脱,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没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久而久之,这样的巩固练习会让学生厌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与排斥心理。所以,新课程改革中巩固练习的设计也成为我们教师认真探索的问题。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巩固练习往往是一个游戏、一个表演或是一个实践任务。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内容“数的组成”时,我把巩固联系设计成各种游戏,如巩固“4的组成”,我让同桌两个同学做“猜圆片”游戏,一个学生出示一只手上的圆片数量,要对方猜出另一只手上有几个圆片。再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计算的巩固练习时,我把算式写在各种小动物身上,再把得数写在和身体分开的尾巴上,让学生给动物找出对应的尾巴;或是设计成“找座位”“找钥匙”“开火车”等游戏。这样设计练习,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愿意做”、“喜欢做”。另外,我还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任务。例如,在教学完“统计”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统计出课外活动时班上做各种游戏的人数,并画出简单的统计图。再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后,我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要求独立付钱,并把买东西过程中所出现的人民币计算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然后由爸爸妈妈把情况写下来反馈给老师。像这样的任务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自然地成为了故事的主角,他们接受这样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