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如题所述

一、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科学这门学科是很有意义的,更是严谨的。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幻想,好奇心强,若选取大自然中的奇闻怪事作为教学补充教材,这样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每节课的课题引入,我都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即:选取与本教材有关的有趣的材料和问题来引入课题,使学生每节课都学得有趣,学得牢固。此外,我还指导学生课外寻找一些有趣的自然科学读物来阅读,现在,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可浓厚了。
心理学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高涨的热情去参与研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积极地去探求其中的奥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创设最佳的实验问题情景,通过情感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问题情景的创设一般在实验前或实验进行中。实践证明,任何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只有加强实验情景创设,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激发探究欲望。
二、注重感情建立,调动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
兴趣与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感情表现得比较明显。他们往往是对哪个老师有感情,就对哪个老师教的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课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首先,我在上课时,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持久兴趣。
三、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的变化是很大的,改变了学生根本的学习方法,要以“探究”为核心,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科学课教学还要尽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参与课外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生活中去学习科学、用科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科学课是生动有趣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亲自动手,亲身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小学生好动爱说、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观察、实验、竞赛、游戏、讲故事、猜谜语、填图着色、质疑问难等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四、运用学具操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科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认知过程的探索者。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过程更合理,发现问题更准确。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 总之,让学生开放性地进行学具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应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科学课教学,教师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要让他们大胆的发挥,勤于动手,绝不能把自己的理论强加在他们的身上,把整个课堂变成自己的讲演时间,剥夺了应该属于他们的活动,让他们失去活力和创造力。作为一个科学教师,应当抓住一切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从做中学,在做中乐,在做中有所收获。
五、设计富有情趣的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时,要设计接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实验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核心是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探究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教师可在引出最佳设计方案的同时设计一些“陷
阱”,让学生误入歧途,若学生知错最好,若不知错则教师反驳,引导学生重新思考,鼓励学生只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才能学有所成。 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升实验教学的探究成分,努力发挥实验探究教学的功能,逐步培养探究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学习成了他们积极的内心需要。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