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6-11-12
建议:一是进行理想教育;二是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三是抓住生活中的机会教育时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可以成材。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就是孩子的学习要有主动性。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达到目的。 步骤/方法 进行理想教育 虽然理想的东西并不能说一定会实现,但有理想和没有理想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理想是一盏明灯,是人前行的方向。在理想教育中,将考验我们家长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没有理想的孩子,就很难解决好一个问题学习的主动性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成才,然后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此,必须适时对孩子提出理想方面的要求。作为家长,在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时,要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不能期望太高。比如,中学时期的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个性逐步得到发展,兴趣爱好也已产生,这时家长应该从他们的爱好和感受出发,多考虑起个性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带有职业性质的理想。如果孩子是绘画爱好者,那么就应多从绘画这个角度提出希望,并视其潜能确立期望值的高低:潜能小的就多鼓励他多描摩景物、人物;潜能大的就鼓励他做个画家,这是第一层次的理想要求。接下去,家长就要使孩子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挂起钩来,提高到更高层次,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的社会理想。 主动性是深藏于人性之中的第一灵动。孩子的主动性,是孩子内在的自由,是一种对外境的积极的回应。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上的主动性呢?1.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我认为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切忌说教气氛,注重一点一滴养成。有的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说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意养成,注重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舒适感。切忌严厉气氛,注重营造宽松。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慌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思考的状态,用脑需要宽松的环境。所以,做家长不能因孩子做作业错一点,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尽量不要看电视或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最好有独立房间、书台让孩子学习,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切忌支配气氛,注意让孩子主动。家长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2.养成不要靠督促孩子。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指责或责骂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原因有三点。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星期六、星期天玩久了,家长可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你完成了没有?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最好做到劳逸结合。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式的说:该做作业了,不要老是玩。这样会使孩子没有了主动。督促孩子学习切忌唠叨,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家长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心态,影响学习。总之,自觉的读书效果,比父母的啰嗦中学习强得多。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不能靠督促,提出要求,就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如起来起来!快点!快点!孩子依旧慢慢吞吞。越督促,孩子越拖拉越被动。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既尊重孩子的决定,又做到孩子学习上劳逸结合,并对照这作息时间表严格要求孩子做到。做到了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3.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如陪孩子到书店买课外书,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适当,不要高不可攀)。如果考试和测验达到了学习目标,给予奖励。比如奖品是去麦当劳、假期外出参观旅游等等。孩子一但获了达标奖,家长一定要实现对孩子的诺言。这样既鼓励孩?子学习,又树立孩子学习信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