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学生最重要也是最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没有有效
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根据
我们的调查,当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着十分有利的外部环
境,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此都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大多数
老师均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学生完成预习作
业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
1
)指导不够
到位。
老师只是布置了预习作业,
而没有具体的指导如何去预习。
(
2
)
检查落实不够。
这也是导致预习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学习自
觉性强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学习自觉性差的孩子却因为失去监
督而白白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
造成自身发展的损失。
那么如何提高
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首先要上好预习指导课。
教师在布置预习内容时,
一定要结合着
年级段的特点进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教师要认真
研读《课程标准》对年级段的要求,依标设练。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
习,开始可安排在课内进行。教师要有具体的指导,传授预习方法,
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
教师必须在学生预习前做到“三给”,
即给时
间,给要求,给方法。带领学生完成“预习提纲”时,难度是有的。
但两三个星期一过,
学生基本上是可以适应的。
事实上如有百分之六
十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方法和要领,
就应当认为是很好的了。
教师可以
放手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让学生模仿教师完成“预习提纲”。
如有
问题,应及时指出,并作出辅导。最后,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预
习的要求,
教师可以再带领学生一个星期,
共同去完成“预习提纲”
的编写和其相关的任务。
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
学生应当不难掌握如
此预习的方法。而且,学生一旦掌握了此法,在课堂上听起课来也事
半功倍。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后,预习就可安排在课外。在每学期
开学后,我都会根据不同学段的目标明确列出本学期预习的基本要
求,让孩子们抄在书的首页,并向家长明确预习的重要性,请家长配
合监督。
2
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前预习内容。
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
老师
要精心设计内容,要体现层次性、开放性,尤其是要布置一些可以帮
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拓展性资料。
完成这一项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
须首先走进文本,研读教材,布置预习作业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要重视课前预习检查。
对于预习作业,
我们老师往往有这样
的想法,反正课堂上还会教,一些预习作业有时间看看,没时间就不
看了。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许多不利,每位学生其实都有惰性,我们的
学生年纪还小,更是如此,如果老师一次两次地不看不批,学生预习
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他们就会失去预习的热情,
反正老师不看的,
反正随便做做就行;反正课堂上老师还会讲的,我乱做一些没关系。
这样的话,
提高预习的实效性就成了一句空话。
老师必须认真检查学
生的预习作业,
学生才有认真做的动力。
而且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
预习后,
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
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
行检查、
反馈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
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感和喜悦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性,
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预习积
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另外还要注意把课外和课内相结合起来。
一般学生的预习都放在
课余,即回家作业完成,如一直这样一成不变,学生就会有预习作业
倦怠,而且也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预习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就应
在课堂上或中午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当堂预习,当堂检查。这样,
学生真正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每次的预习当中去,
在预习的训练中真
正提高学生的预习水平。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
也是孩子们交流学习的场所。
充分的课前
预习,
会让孩子们学习更从容,
会让教师的课堂迸发出令人激动的精
彩。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
节奏,音响的和谐”而预习,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前奏。因此,提高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预习并教会孩子预习。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