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样提高成绩?

我现在是一名高二学生,所在学校还是挺好的,每年有400多人(总人数800多)上二本分数线,学校估计我们这一届可能增加到600人。我的成绩大概也就是上个二本,万一还差点,可能还考不上。我学得是理科(我女生),年级500多学理科,估计会有300考上大学。而我这几次考试都没有进300。我的同学上次和我一样成绩,可这次期中考试她一下子年级就进步了106名,而我却只进步60几名。我很是想不明白,我的记忆力比她好,我搞学习也比她努力,可一考试起来,她成绩就比我好得多。我不知道我该怎样做。还有我的成绩不稳定,一次进步,下一次觉得退步。学校竞争力也特强,弄得我压力好大的。现在只有十几天就又要考试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在这十几天里把学习成绩赶上去一点。我想我可能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学习效率不高,没有计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我短时间提高成绩,我感激不尽!(千万不要说“努力”“勤奋”之类的,我只要具体方法!)
我分班后胆子更加小了,不敢问老师问题了,因为我发现问老师问题的学生都是尖子生。还有我们老师一个个很严肃,弄不好还说你“这个题目也不会做啊!”之类的话。
最近我还发现我自己有点恐高考了,虽然离高考还有一年多.怎么办啊?
我也知道要做基础题,可是我还是觉得做得太少,因为只有书上才有基础题。 如果我所有成绩都不好,那一起补? 我不太会学习啊,计划每次做得好完美,行动起来麻烦了,时间不够,我不会安排时间,我总是想要面面俱到。怎么办?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成绩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1
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中国海洋大学的人,我也来说两句.其实现在你才高二,一切都还在变.很多平时的尖子生都在高考中落马(就跟我似的),而高考中真正光彩照人的都是平时很不起眼的人.
如果真的是像你说的那种情况的话,我建议你在平时不要去学习语文的东西,把课文背会就可以了,假期也别翻语文课本,就看课外书.家长不让的话可以自己想办法,但是一定要看一些名家的作品.我上高二的时候就看完了两本书一篇文章:<红楼梦><朝花夕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不过平时上课的时候一定别管语文,就当放弃就行.
我也不建议你做太多的题(等到了高三有你做的).学理科,做题的确很重要,但这不是说一台做题机器就能学好理科.其实学校发的参考资料就足够,没有必要去买参考书.(我高二时就没有买过一本参考书).其实理科最重要的不是做题而是做笔记.
数学,物理,化学还有生物都是这样.听课时候一定要做笔记,而且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而且整理的同时要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尽量弄懂每一个知识点.也就是说,每一门课要有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记,一个用来整理,整理好的一本笔记再你高三时候绝对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老师一般在课堂上讲的例题都是精选的很有代表性的例题,所以这些例题也一定要记下来.平时做题只要能保证完成作业也就可以了.
平时一定不能放松的学科是----英语.必须每天背单词,必须每篇课文背会,同时必须每天整理笔记.当年我们老师严厉地要求我们必须如此,我还有怨言,但是现在一想起来,我真的要感谢老师当年这么要求我,否则的话,我可能真的高三的时候还要担心英语,那就很不妙了.BTW,高三的时候,应该已经完全解决英语,否则会很难受的.
其实我并没有告诉你短期内怎么提高成绩,我只是在告诉你我的经验,就是----高一高二的时候是好是坏都不管,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高二的时候他们在你前面风光无限都是暂时的,只有高考一锤子砸好了才使最重要的,就像那句话: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甜.
至于不敢问老师,这个好办.其实我当年也这样,告诉你一个窍门(我就是这么干的):找一个水平比你差但不是小混混的同学,去问他,他肯定也不会,然后拉着他一起去问,等到了办公室,其实就什么感觉都没了.(我当年就这样)
最后,送给你一段我爸爸当年教导我的话:"我们不要每天盯着别人,我们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因为你在进步的同时,你盯住的那个人也在进步,或许你进步了,但是没有他快.而且,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们年级的几百人,是全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考生,你能全比过?所以,不要盯着别人,只跟自己比."试试看,挺管用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01
首先要放松心态 ,现在的考试就是为了明年的高考。我也是今年刚参加高考的 你现在考差了,这是好事,只有考差了 才能更好的体现 你还有那些方面还没有掌握完全 才有利于你现在的复习 然后才是更好的学习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想要在短时间内有显著的提高那是不科学的 学习重在合理的时间安排,适度放松自已,学习要与认真学习的同学多作交流,玩之类的,放在其要,心态要好,不要胡思乱想, 想提高,就要学习,复习,!交流,研究。

哦 你要的方法呢

高中课程中涉及到的知识无论从数量还是深度上都是初中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极聪明的初中精英沿用他们潇洒的学习习惯――平时决不听讲,对作业不屑一顾,热衷于金庸小说和电脑游戏,直到考前一周甚至一天才捧起书本。不要小看他们,初中时每次大考前十名多半是这些天才。然而,人们智商的差异终究是有限的,高中知识密度的剧增基本上使上面已自成体系的学习方法崩溃了。身边无数的教训证明要想在高考时仍能谈笑风生,我们需要一些新的认识或方法。
首先,学习课程的顺序十分重要。初中时大家经常发现课本的进度安排太过简单。很多人跳过初一、初二的数学直接学习初三课程还嫌书上写得太??嗦。对物理和化学有的人随手翻看,一节自习课就轻易解决了几章。我以为这些方法固然潇洒之极,但不宜用在高中学习上。比如,若不能熟练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后研究各主族元素的性质时就很难深入理解,而理解的越少,需要死记的就越多,徒增学习负担。反而是按部就班地循序学习,每读一页务必弄懂弄透的学习策略既轻松又省时,决不会出现回头煮“夹生饭”的尴尬。这里还要强调学科间也有顺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四科几乎每科都以其前面几科为重要支撑,所以,如果你在物理上花了很多精力成效仍不显著不妨想想是否是数学拖了后腿。
学习顺序告诉我们该学什么,学习方法解决怎样学的问题。预习和复习是重要方法!忽视预习,一旦老师讲的内容省略了一些细节,很可能使我们听不懂以后的部分课程,而这又直接影响听课的心理状态和继续听课的效果。很多人就是因为经常有听不懂的内容而逐渐失去了信心,预习不仅可以大幅减少这种情况,还能使我们迅速发现老师提供的新知识点和重要内容,在课上游刃有余。复习的重要性更胜于预习!只复习不预习的人虽累些,但仍有机会取得好成绩,而只预习不复习的人几乎每考必败!至于复习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包括老师画的重点,书上黑体字等外,我要强调做题!
是的,做题的重要性之大,使其可以单列一段了。只有通过做题才能使我们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否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该复习什么。当我们捧着课文读过一遍又一遍时,那些隐藏的漏洞依然顽固存在着。做题是唯一的解决方法。高考强手们往往练过成千上万的题还不满足他们正是深诸此道。所以我不仅要重视做题,还要找好题、难题、新题――他们才是我们得以胸有成竹上考场的必胜法宝。
还有,适当看些竞赛内容的书籍也必不可少的。这方面各人认识不同,就不多说了。最后,一定要战胜电脑游戏、小说、连续剧这三大学生杀手!祝高考一路顺风!
第3个回答  2007-12-02
其实你能前进60多名已经很不错了,但你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我认为你的成绩提不高主要是心态问题,心理因素起主要的作用,很多人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你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其实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成绩,就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最后祝你学习进步!
第4个回答  2007-12-01
高三一年是冲刺的一年,要学习新内容、复习旧知识,要兼顾各科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年的时间显得十分的短暂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成绩?把最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报?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掌握偏弱的科目会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将同样的时间和经历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会更大。

备考不能过分“聚焦”

竞争中经常是光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了。从求知出发看高考,就会少点浮躁,少点急功近利。一些同学,从高一起就把矛头对准高考,非高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课本参考书不感兴趣,好像这样就能“聚焦”,就能赢得高考。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语篇中学外语。学英语,有的人专攻单词、语法和习题。这种高效率的办法并不一定适合你,相信,也不易达到好效果。喜欢看“杂书”,这兴趣也可迁移到了学外语上,兴趣恰恰是学习外语的最大动力。另外,对于课本:从语篇中学习一切知识点,这样既掌握了知识点,又能培养整体理解能力,还利于在写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结构。

语文的复习,应分块归纳。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分块,采用不同方法。基础知识,按老师的要求从参考书上挑出的十几页知识点复习,强调在快速多次重复阅读中加深记忆痕。对阅读,依靠自己较强的阅读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适应题型上。

轻重分明,全力补弱

在高三复习中执行的方针是:轻重分明,全力补弱。即:要对自己一向学得较好又学得轻松的课给予充分信任,少花时间,节省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外语基础较好,所以复习重点放在课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对其中自己较突出的弱点予以额外训练;对历史、政治则是课上努力,自己适当超前一点进度。这样,强科中的弱点和弱科,就是复习重点。

数学重点应放在研究综合题上,但不必过滥;由于平常学习总是按章节进行,综合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就会不足,所以应重点弥补;外语,坚持语境中掌握知识的观点,熟读已陌生的课文,再做一定量习题,注意总结过去的错误;历史,应该“书必常看,题要精做”,不能扎到历史科学的汪洋中,而应安守课本。看课本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抠得过细,也不要见木不见林。所以千万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抓联系:课本段篇章之间的联系,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联系,弄清这些联系之间的联系。

学习阶段虽长,却易被忽视。因为真正的直面高考,当属高三。高三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可能创造奇迹的一年。我要说的是,高三的奋斗确实能使你的知识产生质的变化,但任何妄想以前瞎混、仅靠高三苦拼的思想都是不现实的。如果你以前瞎混过,那就要付出比别人多若干倍的努力 ! 跨入高三,也就意味着复习的开始。复习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种综合。复习很讲究方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真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 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作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都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参考资料:http://www.eol.cn/article/20050907/3150359.shtml

相似回答